这些都是赵汉青已经计划好的,在赵汉青的计划当中,本意新的民国政府计划实行的将是类似于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不过在之后赵汉青修改当中,又借鉴了英国的议会制度以及结合华夏自己的本国实际现实,许多制度方面被改动的面目全非,根本就找不到多少美国制度的身影,形成了新的一套国家制度。
例如总统的权限被削减很多,不再像美国总统那么牛叉,即使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国家武装部队总指挥,集国家军权,政权于一身,总统的权力将被总理分去不少,而政府内阁掌握行政权,议会掌握立法权,法院掌握司法权这倒是一致的。
除此之外,赵汉青知道一个国防军的政坛难免会出现党派这个东西,赵汉青也没有抑制党派的出现,而且事实也证明这个是抑制不住的,之前的民国里就有北洋派系和南方革命党的相争,相比一党转政制和多党参政制,赵汉青更加倾向于两党制,这样虽然会有派系的权力争夺,但在未来更加利于华夏的发展,赵汉青在着手准备应对未来十年后的大战的同时,也必须为以后的发展道路打下基础。
至于在华夏由那两个党派执政,还着实让赵汉青伤了一通脑筋,此时华夏的政坛存在这样四股势力,首先目前最为庞大的就是以赵汉青为首的西北派系;
第二就是遗留下来的原北洋派系,代表人物就是段祺瑞,而且因为段祺瑞的缘故,此时的北洋旧势力已经逐渐开始融入西北体系;
第三股势力就要数广东的革命党了,而此时革命党的党首就是蒋光头,但是此时革命党内部却因为和国防军合作的事宜产生了严重的分歧,革命党的重要元老之一的廖仲恺强烈要求尽快促成和国防军的合作,但是蒋光头却一直有抵触心理,以至于一拖再拖拖到了现在。
第三股势力则就是归附于国防军的原先各地大小军阀代表,例如晋军的阎老西、奉军的张作霖、鲁军的张宗昌等人,这些人抱成团也是一股不小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