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工之术是推动战争胜利的基础!”在赵无恤颁布了这样的号召,鼓励对战争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后,赵氏在曲阜朝歌聚集了一批计吏和工匠,将他们分成专业小组,各组间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研发或改进武器、装备。
“这么说,此物能用于野战!?”当得知手里的六十架弩炮要随着大军移动时,公输班有些激动了。
那是半年多前,在攻克邯郸,回师朝歌后,赵无恤终于有时间继续与公输班讨论制作新武器的问题了。
步卒野战自然是要结阵的,上千乃至更多的将士拥在一起,保护他们的弓箭射程仅仅在百步之内,这要是在敌军自以为尚未进入射程前,突然被弩砲攻击……一次近百枚几十斤的石弹发射,砸到人堆或临时防御工事里面的话……这将会造成怎样的毁灭性效果,公输班能够预见到!
……
“真是利器!”
抚摸着马鬃、皮绳和动物肌腱做成的“弹簧”,公输班不由回忆起了建造出这架利器的点点滴滴……
虽然年纪轻轻,但公输班变得有点热衷于战争了,他尤其喜欢攻城,渴望看到坚不可摧的城池在自己布置的共事下崩然倒塌的情形。至于野战,他也同样报以兴趣——前提是机械能够在战争中起到关键作用。
兵卒们卸下机械后,工匠开始将部分零件重新组装调试,整个过程中小心翼翼,他们和公输班都再清楚不过,这些名为“弩砲”的器械究竟有多么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