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孟谈动情地恳求众人道:“宰辅必起于乡县,猛将必发于行伍,有才者必得提拔,无论他是士还是国人,无能者必遭贬斥,无论他是王孙、公子,亦或是大夫!这就是将军对鲁国未来的设想,为了这份未来,为了百姓,也为了保住诸位在朝堂上的位置!出击罢!”
冉求对为他驾车的管周父露出了一丝笑,随即坚定不移地命令道:“开门,出城!”
“既然如此,还不如毕其功于一役,配合大军将齐军歼灭在鲁国境内,如此才能换来鲁邦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安宁!”
曲阜东大门发出吱呀的笨重呻吟,波光粼粼的洙水映入眼帘。而冉求冉子有,带着四千曲阜子弟兵,誓师,过河,出征!
众人悚然,的确会有这种可能。
……
张孟谈道:“这几年间,齐国攻鲁便足足有五次之多,这次赶跑了,下次他们还要再来。主君不可能时时刻刻留在曲阜保护鲁国,一旦他将精力放到晋国去,齐军便乘机来鲁国大肆袭扰一番。今年陷五城,明年陷十城,总有一天会再打到曲阜来,长此以往,吾等的行政如何顺利进行下去,鲁国的百姓何年何月才能小康,免于死难?届时鲁国亡无待日矣……”
即便在五月仲夏,洙泗的阳光依然是温和明媚的。这两条河是鲁国的母亲河,见证了这个周公之邦过去的骄傲和如今的苦难。
“今日迫于将军归来的势头是退了,可明年呢?后年呢?”
闾丘明在清凉的洙里濯着足,懒懒地打了个哈欠。
有人觉得张孟谈是在危言耸听:“可齐军现在不是退走了么?他们岂能威胁到曲阜?”
“又轮到吾断后,别人都想着早点回齐国,他们却不曾想,走的越晚,能抢掠到的钱帛子女就越多,这其实是份美差!”看着手下的族兵们牵着的牛、羊,以及各色鲁国的纺织品,闾丘明得意洋洋,脸上笑逐颜开。
张孟谈道:“不错,到时候士的生死全凭他人,就算侥幸活命,肯定也会被赶出朝堂,或流亡国外,或回到垄亩躬耕。鲁国的朝局也又回到了老一套,布衣卿相?那只是一场梦,吾等士人的美梦。”
闾丘明是一个齐国乡良人,统帅两千兵卒,在西鲁,他带着的这两千莱地兵负责断后,为此劫掠了不少城邑,配合公子阳生干下了许多惨绝人寰的事情,屠戮廪丘乡里,杀鱼遂都有他的份。国夏来到鲁国腹地与另外两军合在一起后,他则被编入了高无邳统率的一万后军里,依旧是断后的职责。
公西赤摇头:“恐怕不能,西鲁那边的消息我知道一些,凡是为赵氏做事的僚吏,大多被齐军和归来的大夫残害致死。”
“大夫,高将军那里传来命令,大军已经开始北撤,他催促大夫快些,后军午后也要离开了。”他的家司马过来催促,惹得闾丘明一阵恼怒。
张孟谈点了点头:“这的确是鲁国五百年未有的形势,但却如建立在空中的阁楼,随时可能坍塌。二三子可曾想过,若有朝一日,齐军在那些心怀不满的大夫带领下攻入曲阜,重新建立世卿世禄的局面,吾等还能在这朝堂上对国政指手画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