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代东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是秘书,而林志国一参加工作也是秘书。两人的区别可能就是,朱代集只担任了半年多的秘书,就因为机缘巧合当了副乡长。然后一路官运亨通、平步青云,一步一个脚印,从副乡长一直到现在的常务副市长。
其实朱代东在芙蓉县担任县委〖书〗记的时候,林志国也在丰宁市担任市委〖书〗记。作为县级市,他这个市委〖书〗记相比县委〖书〗记,还是有一定的优越感的。虽然他的年龄比朱代东大九岁,可是至少他的心理是平衡的。
林志国曾经仔细研究过朱代东的履历,当朱代东到省委组织部担任干部二处的处长时,他心里的那层优越感已径没有了。后来朱代东调到市里担任常务副市长,更是让他恼羞成怒。朱代东何德何能,以三十之龄而担任实职副厅级干部?当时他在得知市甲有空缺的时候,曾经很是跑了些路子。
但是林志国跟朱代东的政绩相比,特别是在经济建设方面的能力,让省里的领导普通看好朱代东。何况那次的任命,还有个附带条件,必须跟省政府签订责任书,虽说没有完成省里任务的话,可以退回原单位。但真要是退了回去,丰宁市的市委〖书〗记还可能在那里等着他么?或许那时就是自己政治命运的终结。林志国当时望而却步,最终让朱代东摘得常务副市长之职。
朱代东刚刚调到楚都市的时候,林志国是准备看他笑话的。他清楚,干部二处翻了年后,可能就要撤销,当然,这种撤销或许是象征性的,但是以后想要扩编,不知道何年何月,朱代东想要再当处长,恐怕很难了。可就在林志国为朱代东的前途堪忧的时候,朱代东却干得有声有色。看到朱代东发力,林志国当然也不甘心,他在丰宁市也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纺织服装和huā卉苗木。
但是丰宁市毕竟只有一百三十万人口,工业基础和农业技术,无法跟楚都市相提并论,林志国虽然大力发展这几个方面的经济产业,但是到现在为止,丰宁市还没有形成规模。
“他人在哪里?”朱代东明知故问,其实他知道,林志国此时就在自己的办公楼下面,只要郑阳松同意,他随时就能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