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台湾解禁,形成了八大片商,热钱涌入香江,呈烈火烹油之势。弹丸之地年产200部片,拥有5条院线,这是一种畸形的繁荣,只短短存在了几年,然后港片迅速下滑。
而他不需要港片繁荣,只需要稳定!稳定!还是tmd稳定!
每年产量100部以内,有几部大制作,有二三十部中等水准的,有几部文艺片,余下的是烂片……这样的结构才是香港这个体量应该有的。
那冗余的人才怎么办?要么来内地,要么跟他出海。
在二轮磋商的最后一日,依旧是他一锤定音,各方形成了一个简陋的统一方案。第三轮就是更具体的利益分配和投资额度了。
当天会议结束,朱领导把他叫住,借用一下文化部的办公室。
朱领导很兴奋,问:“你是怎么想出影视基地这个点子的?”
“香港外景资源太少,瀑布都用塑料布代替,人工还高。内地有地皮,人工成本低,国家也在支持港商投资,本来就是互补互利的关系。”
“话虽如此,但一般人可想不到,还是年轻人头脑灵活。”
朱领导夸赞了几句,又闲聊一会,问:“之前组织找你谈话,你说希望保证东方公司的地位?”
“对!东方公司打拼4年,好不容易有今天,势头中断就太可惜了。”
“嗯,我也这般想。我刚上任就听说你不少丰功伟绩,年轻人不容易啊!25岁肩上的担子这么重……我看了你们公司的内部情况,人员和架构太简陋了,没想过找帮手分担一下?”
嗯?
什么意思?
陈奇斟酌片刻,道:“李明富同志经验丰富,在行政和后勤上给我提供了很好的保障,梁晓声杂志社也管理得很好。我们在内地没什么工作,主要在香港那边,那边我有很多优秀的职工来分担任务,这点可能让您误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