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上置一大鼎,鼎内烟火熊熊。
整个七星坛周围都烟雾缭绕。
吕布见此不禁啧啧称奇,对一旁的张辽道:“我看军师是有真本事的,我年轻时曾在道观看过道门高人做法,排场和军师摆出的排场相差无几。”
“搞不好这回真能借来东风呢。”
他对诸葛亮借东风一事是持半信半疑态度的,他虽然也信鬼神,但诸葛亮太年轻了,根本不像得道高人。
但看见七星坛的排场后,他心里却不禁信了几分。
司马懿只是冷哼,心中不屑,只认为诸葛亮是在故作高深、装神弄鬼。
众人又等待了一盏茶的功夫,直到太阳挂在西面山头、夕阳垂落之际,诸葛亮才姗姗来迟。
只见诸葛亮今日一改平常的文士打扮,换上了一袭墨色道袍,头戴一顶七星莲花道冠,披头散发,跣足行来。
在他身后,还跟着两名童子。
一名手持拂尘、一名手持墨色长剑。
皆是道门童子的打扮。
诸葛亮的这番扮相让众人都是一惊,因为此时的诸葛亮和平日看起来简直判若两人,如今的他更像是一名道门方士!
而随着诸葛亮的出现,七星坛上的力士开始迎着落日吹响号角,古朴号角声悠远而低沉。
诸葛亮脚踏七星步,缓缓登上七星坛,在烟雾的衬托之下他越发飘然若仙、似乎随时会乘风而去。
“锵——!”
一道清脆的拔剑声,将已经看呆了的众人的思绪拉了回来。
诸葛亮从身后童子的手中拔出宝剑,神情肃穆,朗声开口:“道场庄严、法令如山!”
“守坛力士,不许擅离方位,不许交头接耳,不许失口乱言,不许大惊小怪。”
“违令者,斩——!”
诸葛亮深沉凝重的声音回荡在道场之中,所有人的心情都不由自主地随着他这一番话而变得紧张了起来。
就连司马懿心里也开始惊疑不定了。
“诸葛孔明精通奇门遁甲,莫非他当真会御使道门方术?借来东风?”
司马懿心里忍不住想到。
关于鬼神的传闻并不少,那些会施法的道门高真也不在少数。
比如大名鼎鼎的左慈,以及那位黄巾之祸的源头、自称大贤良师的张角。
两人皆有施展仙术的传闻,甚至后者能够驱使雷电,许多人都声称亲眼看见过。
在司马懿分神之际,诸葛亮在七星坛上开始舞动长剑,同时口中念念有词。
时间一点点地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