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取消酒会是最体面的做法。
「知道了。」
待伍美珍出去后,陶玉书又来到办公桌前,翻起早上送来的报纸。
今日报庆,《明报》随刊附赠了三十多版报庆特刊见证了这个特殊的时刻,在这份报庆特刊上,总督卫奕信和很多文化名流均有贺词,其中也包括了林朝阳。
上面还有许多《明报》的编辑丶记者丶作者丶读者还写了许多回忆文章。
报纸上预想中金庸退休的消息并没有出现,看来老狐狸还想坤一坤,陶玉书自然明白金庸的想法。
这些天金庸退休的消息已经在香江报界传的沸沸扬扬,还有报纸报导金庸退休后将移民加拿大。
金庸和明报却迟迟没有辟谣,显然是要激发那些潜在买家的欲望,促使他们加入这场争夺战。
这样想着,陶玉书不由得摇了摇头,跟这样的老狐狸过招真是令人伤神。
傍晚时分,风住雨未歇。
陶玉书下班并未回家,而是来到了半岛酒店见个老熟人。
「林太!」
梁伯韬走进餐厅,西装的手臂外侧和后背还带着些水渍,但脸上仍旧热情不减,一见陶玉书便主动握手问好。
「辛苦梁生了!」
梁伯韬笑着说道:「为林太你们这些大客户服务是我们的生存根本,何来辛苦一说。」
他客套两句,便进入了正题,
「查先生有意出售手头明报集团股份的消息传出后,不少财团主动表示出了兴趣。
我们现在搜集到的信息,就包括了国际传媒大王梅铎控制的《南华早报》丶英国报业大亨麦士维的镜报集团丶新加坡的联合早报集团丶日本德间书店集团这几家大型传媒财团。
香江方面,李超人的长实丶马家的东方报业丶星岛报业也都有意。
另外,郑经翰前天找过我,希望同我联手协商收购明报,他这次准备的相当充分。
若不是我事先答应了林太—...」
梁伯韬说到这里,不由得发出一阵笑声,有几分为自己邀功的意味。
陶玉书诚恳道:「与我合作,梁生应该是不吃亏的。」
「那是自然。」
除了明报收购案之外,陶玉书也跟梁伯韬约定过,一旦收购成功,明报的上市案也将交给他来做。
玉郎机构的新闻业务和明报集团强强联合,对于香江新闻界来说绝对是一枚震撼弹,完全有望创造出一个香江的报界巨无霸。
梁伯韬的百富勤刚刚成立不到两年,迫切需要这样的业绩。
「我听说百乐门的郑经翰也联系了明报?」陶玉墨问。
郑经翰是香江知名出版商,他最为世人所知的有两件事,一是在75年迎娶了当时的歌坛红星徐小凤,二是80年在香江率先引进《花花公子》中文版。
「郑经翰确实托人接触过查先生了,据说开出了一个天价,远超明报的实际价值。」梁伯韬曝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天价?」
梁伯韬轻轻颌首,「天价。他在目前露出风声的这些竞争者当中实力最弱,看起来是想剑走偏锋。」
惊讶过后,陶玉书很快恢复了淡然之色,「他敢报出这个价格,想来应该是奔着上市去的吧?
男「没错。以明报集团的财务表现,上市后只要操作得当,赚回这些钱并不困难。」
「明报那边是什麽想法,知道吗?」
梁伯韬摇着头,「不清楚。」
他的回答让陶玉书的心悬了起来,10亿这个数字确实很吓人,不仅对明报来说很有诱惑力,对他们这些竞争者来说也很有压力。
在陶玉书与梁伯韬见面的时候,同一时间的深水湾75号别墅内,董桥冒着雨水进了门,抱怨两句后,闻见厨房传来的阵阵香气,他闭嘴了。
「你不会以为做几道菜就能让我叛变吧?
二十多分钟后,林朝阳将菜肴端上桌,董桥忍不住发出调侃。
「你这人浓眉大眼,肯定不能干出叛变的事。
不过明报不仅是查先生的心血,也是你们这些明报人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