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人坏到了极致,总是在给自己制造罪孽,所以我无法判断他什么时候,便会遇到惹不起的人物,从而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所以在奇正看来,极善极恶之流,要么是圣人,要么是江湖豪杰,身上皆充满着不确定性。”
“对于这两类人的生意,我是万万不敢做的。”
王半仙讲述起了自己的‘生意’心得,说是两类人,实际上却是将世间的人分为三等。
做好事不求回报的人,凡夫俗子,以及毫无底线的恶人。
此三类人,囊括了凡间所有。
“道友的意思是,庸人常定,这一类的人,他们的命运其实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便已然注定。”
“极善与极恶之人,之所以无法观测,便是在于他们的命运,其实一直都是处于变化中的。”
“因为变化为动,不为静,自然无法揣测未来?”
洛言想了想,给出自己的见解。
在这一刻,他是真的把这位凡间卦师,当作成了一个可以论道交谈的同辈修士。
虽是凡人身,却有问道真言。
“先生为修道之人,你口中的命运二字,奇正确实不懂。”
“但细细想来,世间的万物,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都应有其共通点!”
“刮风打雷下雨,兴许只是这片天地下的定数。”
“奇正虽是一介凡人身,但亦敢猜测在这方天地以外的地方,或许刮风不会下雨,打雷不会惊现闪电”
“我虽然没见过,但并不代表不存在!”
王半仙像是喝醉了,在大致理解了青衣道人口中的命运二字含义以后,也不在意自己的凡人身份,便直接给出自己的见解。
他畅所欲言,心中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并没有因为对方是修行者,就感到拘束,变得唯唯诺诺,不敢说话。
尽管会显得有些放浪不羁,大言不惭
盘坐在对面的洛言淡笑,也不在意对方的失礼之举,轻轻的抬手,便有一缕命运玄力打入了王半仙的身躯,使其心神变得空明,心思变得敏锐。
随后,洛言又单手一拂,面前的虚空便呈现出一幅画面。
画面中有一人,正是之前找王半仙算卦的那位老秀才。
在命运玄力的帮助下,王半仙的眼睛放光,恍若穿透了重重空间,来到了几十年前。
在这里,他‘看’到了一位幼童,因家贫无法养活,其父母就只好把他卖到了地主家做仆人。
恰好,这位幼童的运气不错,被选中为地主家少爷的伴读书童。
时间又过了十几载,伴读书童长大了,并在地主少爷的支持下参加了乡试,还考取了秀才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