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奇听罢站出来拜了一拜,说道:“皇上可派一个御史去乐安问问再说。”
该杨荣说话时,他也如此附议。
在场的人也就户部尚书夏原吉言辞激烈,他的事儿已是多次传入汉王的耳朵里了,早已结怨。而杨士奇是拥有更大影响力的大臣,反而没被朱高煦特意记恨。他不温不火的样子就是明证……他当然不是担心得罪汉王而给自己留后路,朱瞻基也信任他。杨士奇偶尔会提到汉王的事,多是说一些礼尚往来的东西,提醒皇帝不要有礼节上疏忽;而朱瞻基也表态二皇叔很有诚意,凡事多顺着他。君臣之间的这种绥靖政策倒是形成了默契。今天见杨士奇照样不温不火,朱瞻基也认为自己的政治思路还得继续下去。
其实听到汉王迫不及待的消息,朱瞻基的感受是一切自己都占据着制高点,二叔在谋略确实不是自己的对手。不过朱瞻基能忍到现在也是没有轻敌的缘故,二叔在军事上的武功确不能小窥。
当年“靖难之役”如果没有英勇善战的朱高煦屡立奇功,结果如何还真不好说。年轻的朱瞻基和这样一个往日的英雄交手,表现出了极大的耐心,同时也很期待,期待打败这样一个对手证明自己的能力。
平安传65_平安传全文免费阅读_第一百六十五章 仁厚手软更新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