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兴,二哥儿也就忘了要缠着萧氏身边的吴嬷嬷印证曾氏先祖、第一代靖平侯爷追随太/祖爷征战天下的英雄故事了,只管用心打听何家的情境。
何家有多少位小爷,可有马场等等被二哥儿连珠炮似的问了出来,旁边帮福娘和二姑娘曾芷描花样子的大哥儿听着头都没抬,干脆利落的冷笑了一声。
吴嬷嬷也笑的一脸无奈。
“显见着哥儿又没用心做功课,您说老奴是回禀老夫人,还是帮您瞒着?”
人老了爱个热闹,吴嬷嬷对着难得安份个一时半刻的二哥儿可谓极有耐心。
这会儿见二哥儿闻言就缩了缩脑袋,她也就不忍心再吊着他:“哥儿还是收收心,临淄何家是没有马场的,族中的小爷们到了年纪也都去了孔氏家学,足有四五代没人正经习武了,族里自然也没有教头的。”
不然当年觉得武夫粗鲁的何萧氏也不会不顾嫡母的迟疑,求着已经过世多年的老肃国公在求亲的人家里择了何家。
一句话说得二哥儿的眼珠子都快要瞪出来了。
天下谁人不知道临淄何家同他们曾家一样,追随太/祖征战天下之前都是落草的悍匪?
临淄何、瓜洲曾,前朝末年都是绿林上响当当的人家。
曾家的名声还强上那么一点儿,至少曾氏先祖还有个义薄云天的美名儿。
——也就是自打见了初时还缺兵少将,被人打得抱头鼠窜的太/祖之后,曾氏先祖几乎是立时就将太/祖奉为上宾,此后更是忠心不二,甘为鞍前马后,哪怕九死一生也不改初衷。
何家先祖却做了个反复小人。
先是被肃国公萧家的先人围困献城而降,接着又趁太/祖势弱之时叛出自立为帝。
偏偏他运气又着实不佳,身上的皇袍还没穿热乎,就让人从龙床上揪下来捆了,精兵强将几乎都折了进去,好不容易才捡了条命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