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足足静默了几息,乾元帝才又笑了起来:“大俗即是大雅,这个名字好的很。什么贤良淑德、蕙质兰心,又哪里比得过福气实在?不过既然说到这里,福娘日后及笄取字,你们可不能自作主张。”
乾元帝不仅没有不虞之意,还金口玉言认了福娘的名字,陶谦不敬的事儿也就算过去了,朱氏并林氏心里提着的那口气这才出来。
等到陶谦举止夸张的恭敬“领旨”,说等福娘成人必定会一天三道折子请示上意,众人之间一直暗暗紧绷着的气氛终于真正缓和了下来。
乾元帝一高兴,一时兴起便对朱氏另一侧的陶子易招了招手。
他再有心抬举福娘,毕竟不晓得该跟一个一岁多的女娃娃说些什么,陶子易这样年纪的男孩总该是读了几句书的,随便考校一二再赐点笔墨,也是给陶家一份体面。
结果一看清陶子易的容貌,乾元帝也不禁一怔。
十载之后真国色也。
若是时光倒流回少年不知事的岁月,这句话乾元帝极有可能已经脱口而出,如今则只是心内一讪,别有深意的睨了陶谦一眼就十分自然的问起了陶子易几个只要认过字就能答得出的题,笑着赏下了文房四宝。
顺着乾元帝的话看向陶子易的大皇子却是真的失了神,只觉陶子易柔丽的眉眼配着英挺的骑装无比的好看。
他甚至偷偷往陶子易那边挪了两步,还是不小心撞到从来都是木着一张脸的箫慎身上方回过神来。
大皇子心中一凛,绷着脸瞄了箫慎一眼,见他正在看那个以前总是很严厉的教导他和二皇帝弓马的靖平侯留下的小孤女,似乎并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失态,才真正松了一口气。
乾元帝正好也刚问完福娘平日里的起居、有多少使唤下人等俗事,扭头一瞧发现儿子和特意带在身边的箫慎都在看睁着大眼睛乖乖团在他怀里的福娘,不禁一乐。
“臭小子们也知道妹妹好看?那便让他们小孩子一处顽去吧。”
大皇子与箫慎同是八岁,陶子易算六岁,福娘还不到两岁,这四人显然是玩不到一起。
乾元帝话音刚落朱氏等人就明白这是皇上有正事要与陶谦说,忙上了盏茶就亲自领着几个孩子去了主院中最宜赏秋的亭台歇息,下人们也鱼贯而出。
乾元帝的脸色这才落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