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回耗油几百上千块,也不是不能接受。
他们之所以卖给收鲜船,也主要是避免上岸卖货太费事,毕竟量大不好消耗。
丁叔道:“我们这按现在2~4节的速度,估计得拖两网才能到达捕捞点。”
“好的,这样的作业方式跟我之前渔船的捕捞方式类似的。”
……
他们边作业边前行着,叶耀东也偶尔断断续续聊几句,增加一下彼此的熟悉感,也缓解一下在海上的枯燥作业。
一路上,在捕捞过程中,他一直关注着显示屏,只要声纳探测到有红点的,他就立即往红点的方向偏移,调整捕捞方向跟策略。
颜色越深说明鱼群密度越大,到时候收上来的货自然也就越多。
船员们也会持续监控网具的位置和状态,确保拖网顺利进行。
同时他也留意着密度,现在有声纳探测仪,他们收网的时间也是得根据鱼群的密度来调整。
鱼群的密度越低,自然拖网作业的时间就得花的长一点,这样才能确保渔网收上来后,有足够的鱼量。
这一网他预计花了三个多小时,大概也是还没到真正的深海,费的时间跟以前东升号差不多。
不过东升号都是差不多时间固定收网,能捕到多少就是碰运气。
但是这一网,他是一直看着显示屏,预估着已经有足够的鱼量了,可以先起一网,不是开盲盒随机数量。
他在准备起网的时候,也通知了一下船工们。
大家立马都出来甲板上,活动起来。
“起网喽~”
“一网金,一网银,妈祖娘娘保佑金银满船喽~”
工人们都高兴的呼喊着去收网。
第一网大家总是多了一些期待,更何况还是这么大的渔船。
叶耀东也想看看他这个船,一网上来能捕获多少量,能不能给他带来惊喜。
工人们使用着起网机和轮滑系统,缓缓的收着渔网。
直到渔网浮上了水面后,工人们才把桅杆连着钢丝绳,上鱼时候起到杠杆作用。
网是借助杆子连接机器往上拽,把渔网吊起来,集鱼袋的网口全是铁环,用一根杠子穿铁环里封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