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学术起来,殷上人倒是颇为正经。他点点头:“不错,大劫之前,有炼气修士另辟蹊径,不筑道基,只专炼气。”
“号称炼气无极限,三千层炼气可斩合道。可惜,此人只修炼到炼气九十九层,便被一金丹修士看不过眼,随手打杀了。”
“或许其道真的可行,但一是炼气修士身体孱弱,无法承受如此巨幅的力量。二则是,就算炼气再多层,也只空有一身蛮力。真的与筑基及以上修为修士争斗起来,吃亏太多,舍本逐末。”
殷上人喝了口茶,又继续说道:“古之修士,皆是师法自然。观摩天地运行规律,参悟大道流转法则。”
“然后,综合自身感悟,去做拙劣的模仿。”
“修士经年日久,形成的对大道的感悟、思考,变成了日后修行的根基。”
“又因资质各有不同,悟性有高有低;修士感悟大道,筑就道基的速度、契合度也是千差万别。”
“有的人能刹那间心有所感,立地筑基。而绝大多数都是皓首穷经几十载,不能寸进。”
“修道之难,可见一斑。”
殷上人忽的叹了一口气:“但那是曾经了。”
“如果把天地法则比喻成一颗参天巨树,那么从前,我辈修士,皆是树间的微小精灵。飞行于一枝一叶间,观摩参悟。”
“太慢了,也太难了。”
“于是,仙尊传道后,我辈修士,都化成了贪婪的蝼蚁,不再搞什么观摩参悟、效仿复现,而是直接啃食巨树的枝叶,化为自身成长的资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