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有旨……”张筠说道。
“好了!好了!我知道。”邵承节拿马鞭点了点他,没好气地说道:“不就是向东攻龙原府嘛。”
龙原府是渤海东京,曾经做过其都城。
渤海文王大钦茂因在上京丧妻、丧子,认为这是不祥之地,于是迁都东京。
大钦茂去世后,子宏临早死,族弟元义继位。但他只在位一年,“国人杀之”,推宏临子华屿为王,复还上京,改元中兴。
大钦茂迁都,表面原因是丧妻丧子,实际原因是上京国人势力的壮大,令他感到害怕了。
这个国人,并不是普通人,而是随着大钦茂改革渐渐兴起的贵族门阀势力。他们已经成长到足以左右渤海王位的程度,因此在迁都东京后,还能杀大元义,扶立大华屿,并还都上京。
渤海国五京之间是有主干驿道的,曰日本道、新罗道、鸭绿道(朝贡道)、营州道、契丹道。
西京神州处于朝贡道的水陆转运枢纽位置。从这里北上,陆行四百里可至中京显州。而一路向东的话,有南北两线可至东京。
“张少监,我欲走北线,先去中京,再东征龙原府。”邵承节想了想后,说道:“显德府横亘在中间,若不拔之,腹背受敌,不美也。况渤海人重点整修了中京至东京的驿道,分为39驿站,车马足备,路好走,补给方便,行军当很迅速。第三,圣人在仙州,将欲东行,若不攻拔中京,或有危险。综合此三点,先北上,再东进为妙。”
张筠沉默了一会,道:“殿下记着目标即可。龙原府是一定要拿下的。”
渤海国迁都东京以后,大力整修中京、上京与东京之间的道路,配备了三倍以上的驿站和车马,是国中当之无愧的主干道。
东京临海,有驼门河(亦称土门河,即图们江),南岸附近有一港,曰“龙济港”,是渤海国通往日本的始发地。
渤海迁都东京以后,国家发展重心便是与日本进行海上交流,因此大力整修港口、码头,迁移户口,兴建坊市,龙济港一度成为十分兴盛的商埠。
邵树德也想到这个地方来看一看,甚至比上京还感兴趣,因此才有了张筠的那番话。
“就这么定下了。”邵承节心下一喜,道:“你速速清点财货,我来整备军队。北上之事,宜早不宜迟,不能给贼人反应过来的时间。”
说完,邵承节直接出了宫殿,见门外的军士们无所事事,拿着马鞭就打,笑骂道:“这才哪到哪?各回各营,过两天随我去中京耍耍。”
几乎与此同时,报捷的使者也飞奔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