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判官是在打探王师何时借道邕州入安南?”赵匡明问道。
“正是。”赵观礼说道:“如果黔南诸部皆降顺,那么此道通矣。不但通,沿途还能得粮肉补给,不再是畏途。”
从黔中到安南,是有驿道的。
简单来说,从黔中道最西南的正州播州出发,往东南走七十里进入牂柯蛮境内的巴江镇。此为前唐军镇,已废,但却已发展为一聚居地,人烟不少,适合补给。
从巴江镇出发,一共有两条路。
其一自牂州南循北盘江南下,进入西赵蛮境内——即刚刚被讨平并置正州的地界——度入右江下行至邕州,又循左江而上,西南至交州。撔
其二由牂州东南行,沿着北盘江走,然后下红水河,度入龙江,至宜州(今河池宜州区)。又东至柳州、桂州,然后南下交州。
这两条道路,都是唐初侯弘仁主持开凿。
“贞观十三年(639)夏六月,渝州人侯弘仁自牂柯开道,经西赵,出邕州,以通交、桂,蛮、俚降者二万八千余户。”
说是两条道,其实只能走第一条。
这条路自牂州往西,约六百里至南宁州(今曲靖),一直是自三国至唐以来,中原王朝经营云南之根据地。又西约三百里至昆弥国,唐置昆州,南诏置拓东城、善阐府。
黔中、五管看似蛮獠遍地,但其实没那么可怕。
安史之乱前,唐廷与南诏交兵多次,多在此补给、过兵。撔
甚至唐朝建立前,还绕道黔中蛮境入湖南。
到了这会,听闻马殷也在向西发展。历史上黔中南部的蛮獠曾大面积投降马希范,一个湖南割据军阀都能吸引蛮獠投靠,可见也不是什么穷凶极恶之辈,说穿了都是想世袭当官的土霸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