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嗣本叹了口气,继续站在那里,静静等待。
投降的念头,在他心中翻腾好久了。之前一直没下定决心,此番大败,他勐然意识到了河东、幽州的前景将变得极为灰暗,挣扎犹豫到今日,终于下定了决心,率部投降。
可笑李存章通过此地之时,还再三嘱咐他伏击夏兵,挫一挫他们的锐气,结果却是这番模样,李存章估计也始料未及。
但说实话,李嗣本算是厚道人了。
一没有阻拦自愿离开的将士,二没有反戈一击,已经很对得起老东家,没什么可过多指摘的。仗打到这个份上,所有人都尽力了。邵树德委实太过狡猾,打仗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的同时,还厚重稳妥,不给你一丝一毫的机会,能怎么办?
其他人爱咋样咋样,反正李嗣本是准备降了,并且与手下们统一过意见。如今,最后一批心中有疑议的人也走了,这样也挺好。
李嗣本已经等到亥时才遇到了追击过来的夏军主力,并第一时间派人上去接触。
李璘听闻有些惊讶。因为在前边开路的骑军来报,李嗣本部原本埋伏在树林后,看到当先追击而至的夏军骑兵,出来阻了一阻,没让他们通过,给正在逃跑的晋军争取了点时间。这种表现,让李璘下意识觉得李嗣本是在这边断后的,刚想与他动手呢,没想到人家主动降了。
“李将军真是厚道人。”李璘看着站在他面前的李嗣本,叹道。
“但凭本心做事,不求其他。”李嗣本答道。
“你为何降?”李璘问道。
“叔父英明神武,不可阻挡,故愿降。”李嗣本说道。
“也罢。”李璘道:“我派人领你等回返沧州。突将军康军使正在围攻沧州城,你听他调遣。”
“好。”李嗣本也不废话,立刻应下。
捉生军两千骑离开后,李璘当半夜时分进入了空无一人的长芦县城。
贼军走得十分匆忙,竟然连这里也不愿留兵阻遏。
十月初三,在老鸦堤追上一股晋兵,杀敌逾千,俘千三百人。
十月初四夜,至芦台军。这次遇到了晋军较为激烈的抵抗,厮杀半夜,俘斩三千余人,克城。
十月初五,正式进入幽州镇地界。而这,或许是艰难以后,朝廷王师——不论是哪个朝廷——从南向北,第一次进入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