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之间,经营多年的重镇淮阴告破,承鼐弟承鼎举城投降。
留守楚州的李承来连连告急,请求李承鼐回师救援。
与此同时,楚州城内不断有军士溃逃,混乱无比。
有人破口大骂,诅咒那些弃城而逃之人不得好死。
有人嚎啕大哭,想不通之前还好好的大军怎么就瞬间崩了。
要知道,在此之前他们利用淮水防线,屡挫高家兄弟、李存孝等人,数年间至少斩杀了五千余平卢军,而自身损失还不到对方一半。
他们是有战斗力的,并不畏惧夏人,但现在怎么就乱成这样?
李承鼐急着赶去广陵,不断催逼大军前进,刚至高邮,听到淮阴丢失、山阳及及可危的噩耗,不得不调转方向,先解决了夏人再说。
淮军连续数日“折返跑”行军,气力大衰,行至宝应之时,被快马赶来的金刀军突袭,全军大溃。
李承鼐痛哭流涕,对着广陵方向拜了三拜,自刎而死。
李承来听到大军覆灭的消息后,绝望之下出城投降。
整个淮南最具战斗经验的楚州集团,至此遭到除名。广陵北方,已是一片坦途,只剩下少数几个军镇,已然难以抵挡夏军兵锋。
宣歙方向,广捷、天成、可岚等军蜂拥东进。
李遇、陶雅倒没有如李承鼐那般莽撞。他们先假装东进勤王,待夏军追击后,设伏大败李嗣源。
李嗣源暴怒,整兵再战,击破淮军,斩李遇,克池州。陶雅连歙州都没敢回,仓皇奔回宣州,拉丁入伍,固守城池。
江北有舒州兵渡江南下,广捷军与之战,大败。周德威率军来援,将敌击退。
寿州朱景攻庐州,他先礼后兵,一番劝说之后,朱延寿举城而降,又打着诛杀逆贼的旗号南下舒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城。江南的舒州兵无奈,向赵匡凝投降。
到腊月底,秦王邵承节已扫清广陵以北的各处障碍,斩首四千余,并接收了数支淮军的投降。徐温、张颢紧紧掌控着左右牙亲军和广陵城,东院马军指挥使王绾犹豫再三后,选择与徐温、张颢一起投降。
其余淮军见大势已去,多逃往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