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伦父亲早亡,少年时被送到安邑龙池宫,与皇子公主们一起学习,当了好几年同学。后来出任地方县令,又到州里面转了一圈,政绩乏善可陈,眼看着也没啥升迁的可能了,便调到了内务府,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与靺鞨首领们吃喝玩乐、四处游览。
他本来是没机会袭爵的。
巴国公可以给高仁厚的其他儿子,也可以给长孙,怎么着都轮不到他。
但高仁厚对早逝的长子十分怀念,决定将孙子作为继承人。恰好其长孙又因为强掠民女之事被责罚,失去了袭爵的机会,于是次孙高伦时来运转,成为第二代巴国公,运气相当好。
“赵四郎。”公子哥高伦一把推开了诸绿袍小官,径直走到赵在庆面前,笑道:“快有两年没见了。来,坐下吃酒。”
赵在庆受宠若惊,连连称是。
“哦,诸位头人也坐下,上菜、上酒,今日我包了。”高伦哈哈大笑,道。
高公子买单,驿将嘴都笑歪了,立刻到后厨指挥去了。
当然,高伦其实也不用自己掏多少钱。陪吃陪喝是他的工作,有一定报销额度,超出部分才用自己花钱。
“高公这是……”赵在庆看着那些坐下后仍在东张西望的靺鞨头人们,问道。
国朝的驿站与前唐一样,分等级的。
前唐之时,华州普德驿规制极壮,称为“邮亭之甲”。
国朝定都洛阳,都亭驿、积润驿一在洛阳西南,一在城东,也是规模宏伟的枢纽型驿站。太原府那边,由晋王府改建的驿站,同样是地区枢纽,规模宏大。
都亭驿有驿田数百亩,亭台楼舍数十,可同时住四五百人。装修也十分考究,又因为地处京郊的关系,根本不愁客流。
因此,这样一个驿站,朝廷也只给了驿将十五年承包期,十五年后换人——驿将出身天雄军,年轻时悍勇难敌,立功无数,以至于连圣人都惊叹不已,不然根本不可能得到这个下金蛋的母鸡。
这些靺鞨人来中原时日不短了,知道这是个驿站。此时东张西望,大概也是为其规模所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