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没有这些人际关系的人,光是要去了解自己到底需要哪些资源就足够要命,需要花费无数的时间。
故而在同样的天资下,必然会拉开极大的差距。
李优接过这个带羊祜的活,吐槽了几句自己徒弟的媳妇不争气,到现在也整不出来外孙之后,就开始尝试给羊祜教授属于自己的知识,也就是明确的,操控国家,决策未来的知识。
野路子出身的李优到现在也发展到靠自己就能给后人提供最顶层教育的程度了,唯一的缺陷大概就是李优真的教不出世家大族那种贵气,毕竟三代才能养出来一个贵族,不过这个不重要,三拳能打死三个。
然后就这么教着教着,李优察觉到了羊祜最核心的天资,如果说其他方面羊祜只是优秀的话,那兵法战略上,李优感觉和当年教诸葛亮差不多,问题是诸葛亮当年十一岁啊,羊祜现在十岁。
这个年龄,一岁那可是一个坎,这崽真的能举一隅而三隅反,李优开始还以为是错觉,后来,终于意识到,不是错觉,这孩子好像天生就对于战线的布置和战略要害有一种敏感性。
直接点讲,羊祜可以不依靠战场局势判断,只依赖于直觉,在简易版本的兵法推演之中,逮住李优的中阵要害,然后做出自己的决策。
第一次这么干的时候,李优觉得这孩子有些激进了,但兵家讲究的就是胜利,胜利就是一切,所以还是要鼓励的。
第二次羊祜继续在和李优的兵法教学之中,直接抄李优的中阵,而且毫无逻辑,没有任何的前置,甚至按照游戏规则,第一轮的探马还没回来,情报还没收到,羊祜就已经开干了。
连着几次之后,李优意识到可能不是这孩子激进,而是这孩子真的在这一方面存在惊人的天赋,于是努力探究,不断地完善规则,最后确定这货就是天才,纯种的天才!
能不天才吗?发育到完全体的羊祜可以在死后保送别人进武庙,战略战术规划和对手的应对完全一致,这到底预读了多少步?
当然,也就只有战略战术规划,实操那是不行的,武庙之中如果要找一个实操最差的将校,毫无疑问就是羊祜了,太差了,差到没有一点名将的表现,只有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