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要是拒绝,完全的拒绝,哪怕会和娘家发生一些冲突,她也是族谱单开在第一页的王氏主母,王郑氏玲,只要王家没灭门,自己的牌位就会永远的享受香火。
一万平方公里,能养育百万人口的封地,也许从名上不如荥阳郑氏的嫡脉,但从实质上讲,这已经是郡王的基业,那么还选什么?
或者说,还有什么选择的意义?
如果自己没有儿子,如果自己在王家过得不好,可能还会怀念郑氏庶女的日子,可我郑玲在王家过得很好,我是王家的人,未来王家的主母!
就像陈曦所说的,没见过繁华,想象不到那种荣耀,但见过了繁华,如何不期盼那种荣耀。
郑玲以前在郑家的所受到的教育就是嫁给一个门当户对的夫君,然后尽可能的成为她母亲那样的贤内助,但她是一个庶女,哪怕嫁到其他家族的支脉,也未必能成为正妻。
正因为在八九岁的时候就察觉到了这一点,她才会好学,才会努力的提升自己,以期望自己能作为小门小户的正妻出嫁,而不是作为陪嫁的小妾送过去。
嫁给王珂从某种角度讲也算是命运的岔路,虽说当时不算是门当户对,但最起码是正妻,不用担心某天自己被人送给出去当礼物。
可随着王珂的奋斗,郑玲距离自己母亲当年的位置越来越近,甚至在王珂升爵右更之后,郑玲再回自己娘家的时候,陡然意识到自己少时的梦想已经实现了。
而现在,郑玲原本不敢想,甚至哪怕见证过,却不敢触碰,只敢远远眺望,生怕靠近了会被灼烧的梦想再次从心头燃起――荥阳郑氏的主母,列侯夫人,出入车架,前呼后拥!
那是郑玲少时远眺看到的一幕,那车前骑马的护卫,那华贵的车架,那高贵的身影,甚至让没资格随行,只能远远看着父母的郑玲直到这一刻依旧记忆犹新。
以前的郑玲不敢去想,因为每次去回忆那一幕,都是对于自身奋斗的否定――仅仅只是出生就将人划分了层级,生下来没有,这辈子都不会有了吗?
明明郑玲很清楚自己其实过得很幸福,但只要她敢去回忆十几年前那一幕,她就会被那一刻的回忆灼伤。
凭什么!
郑玲很想去问,但是却无法去问,也不敢去问,甚至到现在,有了三个孩子之后,郑玲就基本彻底放弃了这个疑问。
少时亲眼所看到的,长大后被社会教育所压抑的,到现在不敢做梦的,摆在了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