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万人挡住二十万大军挡住两天是问题吗?完全不是,我还见过四万人将二十万大军团反杀了,在大军摇摇欲坠的时候多架住一刻钟什么的,这更不是问题了,当年王龁打廉颇,连战连胜,感觉赵军的士气都出现非常严重的问题了,可就是打不下防线。
这不是非常正常的情况吗?最多是多了这一刻钟,张燕的死法从普通战败,变成全军溃败,反正横竖都是败,白起不在乎。
同样白起觉得韩信也不在乎,因为白起用余光观察韩信,已经发现韩信在玩什么了。
韩信将自家的士卒打发回去,开始让士卒自己拉壮丁,你拉到一个五个壮丁,你就是伍长,十个壮丁你就是什长,五十个壮丁,你就是队率,一百个壮丁,你就是伯长,以此类推。
这种拉壮丁的方式,普通人使用,用一个算一个,谁用谁死,但是韩信不存在指挥不过来这种问题,所以韩信可以给手下这么安排。
见识过韩信拉起来二百多万大军进行统帅的情况,白起基本明白黑山之战结束之后,就该决战了。
因为这是最后的机会,关羽的脑子很灵活,也见识过韩信那完全不合规格的指挥能力,所以拖是绝对不能拖的,每拖一天,关羽的胜率就以可见的速度往零下降,等到韩信的兵力突破到三十万,关羽就彻底没有胜率了。
毕竟兵力规模达到那种程度之后,在双方装备没有绝对差距的情况下,天赋什么的重要性可能都没有指挥的重要性高了。
伴随着一声响箭,关羽率领着本部精锐全力朝着黑山军后军冲了过去,碧青色的弧光闪光,丈八当场退场,后军以比白起估计的还要糟糕的形势崩盘,而后关羽一马当先,直扑张燕后军。
这个时候双方已经离得太近,张燕能来得及调动的精锐也只有自己的中军,但步兵中军如何抵抗早有准备的骑兵强袭,伴随着地动山摇的冲击,伴随着后军的溃散,张燕中军只能勉力守住自身的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