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椅子上的颜之推嘴角上翘,露出一丝笑意,睁开眼睛,对云烨说:“炉子凉了?“
老头子欢喜的像一个孩子,摇着手说:“以后就不刻模板了,一套字就可以翻来覆去的用无数遍,只要把字重新排列一下就好,哈哈,这还争个啥呀,只要有工匠,多少书印起来都只是个时间问题,全是阳版,会把那些和你抢阳版的老不修活活羞死。”
众人这才如梦初醒,离石先生带着手套从炉子里小心的取出那些泥字,放在桌子上,等最后的余温散尽。
“自然可行,不知道那些人为什么一定要把字刻在木板上,难道就想不到把字刻在铅块上,或者泥巴上?我倾向于泥巴,只要刻好了,放到窑里烧一下就好,说文解字上也不过只有九千余字,两个工匠一个月就能刻好这些字,我们把所有的字给他刻上七八套,再把常用字,每个刻上百十个,想刻楷书就刻楷书,想刻草书就刻草书,不管是喜欢卫夫人的,还是喜欢王右军的,咱花一点钱去刻就是了。”
除了两三个泥字破裂之外,其他的都很好,字迹清晰,美观,剩下的就是把这些字固定在架子上,找到合适的墨,只要这一版印制成功,后面就可以大规模的制作了。
书房里的情形很诡异,一老一少,用各种排列方法把六七个印章摆来摆去,沾上印泥在白纸上涂鸦,这样的情形维持了足足一柱香的功夫,老头子这才问云烨:“你觉得可行?”
除了老头子嘀咕两句,说元章的字还没有中年时期苍劲有力,这些年被舒适的生活消磨了心志,按他老人家的说法,只有苦行僧式的生活才是正确的做学问的态度。(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