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院子外面狗子大声的念着催嫁诗,铜钱雨点般的抛撒出去,云烨背起大丫,送她上了马车,单鹰准备连夜就回洛阳,那里还有好几百人等着庆祝呢,这一路上足够显摆好几百里的,大船已经准备好了,大丫的新侍女也已经到位,云家从来都没有陪嫁丫鬟这一说。
“这是自然,金银有价,学问无价,既然他们都想从大唐学点东西回去,付银子就是必然的事情,各处的学堂都需要修缮,官学学子的米粮也需要增加,朝廷这方面的预算很少,能补贴一点就补贴一点,聊胜于无,倭国王女说了,如果玉山书院能够接纳遣唐使,银子加倍,而且一年一结童叟无欺,考虑,考虑。”
听了云烨这番极度没有意思的废话,辛月的表现就堪称上嘉,长嫂如母,不但劝慰了单鹰,叮嘱了大丫,婚礼上所有的喜气话被她说尽了。
“ 房相,书院就算了,即使他们用金子换,我也不干,倭国肯付出这么重的代价,就说明他们国家准备改革的意志非常的坚决,书院里的教的都是些要命的学问,还是不要泄露才好,今后书院的书籍,我会大力封锁,高端的学问,坚决不会让它流出书院一步。”
云烨和辛月坐在奶奶身边,面色阴沉的接受新人的大礼,奶奶欢喜的说不出话来,云烨警告单鹰,如果将来不好好对待大丫,退绝对会被打折。
房玄龄听云烨说的郑重,放下手里的笔,奇怪的对云烨说:“老夫一直都很奇怪,云侯为何总是对倭国,高丽,新罗,百济这些人充满了恶感?他们说起来也算是大国,但是你我清楚,大唐如果真的动了杀心,他们难逃一劫,这样的国家用不着如此防备吧?
云家自然用不着作假,云奶奶一口气花了八百两金子打制了这头猪,模子是离石亲自刻的,趴在盘子里憨态可掬,非常的喜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