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很重要,在云烨看来,自己的梦想就是要靠书院来实现,这里是培养高端人才的地方,将来要开枝散叶的。从那个笑话里云烨知道自己犯了一个天大的错,没有民众基础的高等学府,只能是昙花一现。
至于考不好的学生,每月一次的回家,就如同过鬼门关,日子过的战战兢兢,毫无生趣可言。
这是往自己脖子上套枷锁啊,明明有快乐逍遥的日子不过,自讨苦吃,人自从有了野心,就要面对痛苦,一切都是自找的,但是作为一个生活在物质极大丰富时代的人,他的自尊不允许自己的领地出现这种状况,因为那是对人的一种亵渎。无论在后世的云烨,还是大唐的云烨都不会允许这样的笑话再次出现。
长安城里现在老友相逢已经流行问:“你家二郎考试成绩如何?”这种新颖的谈话方式,考得好的学生,家长一副趾高气扬的神态,却在嘴里谦逊的说:“一般一般,书院第三”。
佛经有云:如人在荆棘林,不动即刺不伤,妄心不起,恒处寂灭之乐,一会妄心才动,即被诸有刺伤。”
他们不想在自己的考卷上留下一个大大的零蛋,后世的应试教育在大唐展现了强大的威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