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宫,长孙正在喝莲子羹,见到云烨让宫女给他也装一碗,等到云烨把莲子羹喝完之后才问:“陛下邀请重臣在万民宫饮宴,你到两仪殿所为何事?”
不过这句话反过来说也成,那就是说古人的想法好多都是有趣的,好玩的,但是绝对不具备操作性,后世的那位伟人还说自己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想要从《春秋》里找到适合大唐前进的道路,这无异于问道于盲。
云烨笑着拱手说:“还是十六王的事情,他们已经抵达了秦州,再有半月就会进入长安,微臣和陛下提起过此事,陛下说此事由娘娘决断,所以微臣是来听旨意的。”
云烨坚持认为在春秋这个时代,人们才开始真正的思考自己的世界和自己所处的环境,所以他们的思想天马行空,好多的想法都非常的具有创造性,和浪漫的人文色彩。
云烨知道皇帝的意思,他就是想把十六王的事情完全变成家事,只有这样才能心安理得的削掉所有人的王爵,交给皇后无非也就是给他们准备一套宅子,当成肥猪养起来而已,这样不但能震慑住现在外面的王爷,也能给天下人看看皇帝是如何的仁慈。
古代史家认为历史是由一系列事件组成的,而每个事件都有其原因和结果,一事件的起因常常是另一事件的结果,所以事件的起因相当于春播,事件的结果相当于秋收;像本年度收获的种子是下一年春天播种的种子那样,本年度发生的某一事件的结果也可以是次年一个事件的起因。所以中国远古学者倾向于把历史叫做“春秋”。
走出两仪殿的时候,云烨朝长安城的东北角看去,那里有连片的宅地,也将是十六王的栖身之所,皇后非常的大度,把那里赏赐给了他们。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从平王东迁到现在已经经历一千多个春播秋收。
只是 所谓的“王宅”不过是一座别墅级的牢房而已,虽然富丽堂皇,小桥流水、五步一亭、十步一阁,他们的一举一动时时刻刻都在宦官的监视之中,生活起居、读书学习、娶妻嫁女,只能乖乖呆在自己的豪宅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