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胡人拿着户籍已经证明自己就是唐人,但是他奇异的外貌又注定他不是汉人,这让礼部和书院伤透了脑筋,还是李纲先生最后一言而决:“此人手持大唐户籍。那就是大唐人。教育之根本在于育人。接受我汉唐礼仪,衣冠,受圣人教化,即为唐人。”
有了这个论断。这几年书院里颇多虬髯碧眼的胡人,其中,最早的图密度已经在就任瀚海都督府的参军,户部也有许多胡人学生充任主簿一类的官职,发展到最后,李二的千牛卫也出现了胡人的身影。
李二是极度骄傲的,在贞观十五年就废弃了所有的胡汉政策,在他看来,大唐就是这个世界各国仁人志士心目中的“阳光地带”。各国的杰才俊士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往唐帝国跑。来自世界各国的外交使节,在看到唐帝国的高度繁荣和文明之后,自己的国家在他们心中和没有开化的“原始森林”差不多,于是就不想回国,千方百计地要留下。
既不担心大唐人出去后忘本忘祖;也不担心外国人进来后喧宾夺主。仅这一点就说明贞观王朝的高度自信。深信自己的国家是世界上最最文明富强的土地,不担心外来文化把自己淹没。
李二的政策极度的成功,如今的大唐长安就是一座万国之都,各种毛发的人都能在这座伟大的城市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十六王的事情,长孙是没有权利决断的,上报给了皇帝,皇帝却把这个皮球踢给了大宗正,等到云烨去宗正寺听取命令的时候,得到的消息让他的牙根都在发凉。
“十六王归属封地,与国同休,不得擅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