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高帝到汉武帝,也差不多是四代人时间,近百年。”
“君上,当年周公占有天下,把土地像剖瓜一样分割开来,所封子弟同姓甚众,其本意是让他们屏蔽周室,就像辐条集中于车毂,车轮围绕着轴心运转,岂不是与君上今日封建子弟的初衷如出一辙?”
以秦汉之盛,尚且要百年来将封建慢慢过渡到大一统,何况春秋之末的赵国?步子迈的太大,是会扯到蛋的。
……
没有什么制度是完美的,也没有什么制度是从始至终不需要改革的。
今日撇开张孟谈独自拜见赵无恤,却是因为他对赵无恤分封诸子颇有微词。
所以他才将封建诸侯,变为了战国时期更为普遍,中央也更容易操控的封君制度……
阚止是赵无恤群臣里最接近“法家”的一人,他虽然是鲁国人,却雷厉风行,施政猛烈,治冯翊时,对于秦国旧俗大力打击,将赵国的制度和车轨、文字强行推行,效果显著。
有趣的是,历史上首创封君的,正是“赵襄子”。
然而过了没多久,阚止却去而复返,请求拜见赵无恤,神情严肃地说道:“君上,臣有一事,不知当不当说。”
相比于先前的诸侯卿大夫,赵国四位封君的政治、经济特权被削弱,邺城委派相或守对封君进行监督,封君必须遵守赵国法令,还规定:“三世无功于国家必收爵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