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在民间禁酒令虽然松弛,但军中酗酒可是大罪。
柳下越一愣,随即不服气地说道:“就算是层层阻隔,自然会有人去凿空的,就好比当年吴国和晋国之间相互不知音信,巫臣却想方设法绕路过去,子苇如何知道日后赵国不能和西王母国再通往来?更何况水往低流,人往高走,学更多的知识,让天下人开拓更多的眼界,看更高的天空,这不就是学宫的理念么?”
赵葭也不说破,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一个人闷在营帐里作甚,快些出来,去外边看看风景,在河边吃些酒……”他连忙止住话头,笑道:“不对,军中没有酒的,只是吃点肉,喝点醡浆而已。”
赵葭不以为然地叹了口气,他虽然锐意进取,却也是个务实的人,永远只盯着眼前的目标,他摆了摆手,停下了这个话题:“那也是许多年之后的事情,现如今,还是先胜过吴国再提其他罢,时候不早了,二三子也下去准备准备,帅部过河。”
于是闲暇之余,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写写画画,就成了柳下越缓解压力的一种习惯。
临走时,他还善意地对柳下越说道:“子骞,我知道你志存高远,但吾等为将者,还是要务实一些,不能好高骛远啊,看得太高太远,往往会连脚下的路都走不好,摔了跟头,征郑时的事,你忘了么?”
但赵葭不好意思直说,虽然柳下越勤劳苦练,个人武艺不错,在地图上指点起山川时也振振有词。但他却没有其父柳下跖的个人魅力,以及领兵作战的才能,别说与他“官大夫”爵位对应的师帅,柳下越现在做赵葭的副将,带一个旅都有点吃力,毕竟这才是他参加的第二场战争。
柳下越悻悻而归,回到营帐后,从行军毯下拿出了他的那用胶粘在一起的小本子,看着自己所记述的《南征记》,正打算将今日之事也记述上去,提起笔后,却又叹了口气。
赵葭知道这位学宫里相识的好友近来压力极大,先是父亲战死,随后又猝然得到了一个“官大夫”的爵位,他迫切在战争里证明自己有这个资格,而非“虎父犬子”。
在去年征郑之战时,因为他行军调度有误,惹得田贲破口大骂,说他父亲柳下跖是雄鹰,而他柳下越,却只是一只小鸡……
柳下越连忙摇头:“没什么。”
鹰飞于天,而鸡栖于埘,若是把一只鸡放到鹰巢,让它在高峰上看到远景却没有居于高峰的力量,不是跌落而死就是在风中恐惧痛苦……在田贲,在赵葭眼里,他柳下越,就是这样的吧。没有雄鹰之才,却凭借父亲的死得到了雄鹰的位置,不思索自己能做什么,却盲目地浪费宝贵的时间,去憧憬自己一生都到不了的地方。而他,便应该听他们的话,好好缩在高高的鹰巢内,享受这地位,不要试图展翅高飞。
赵葭进来时,正好看到柳下越将东西藏起来的这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