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是卫国轻侠,什么苦活累活没干过?甚至打家劫舍也不例外,若是逼急了,大不了蒙上面巾,向外国来的商贾或使者“借”点钱帛了。
子贡却先卖了个关子,反问道:“敢问主君,对于鲁国来说,府库内最缺乏资源是什么?”
他暗自想道:“无论如何,不能让夫子受苦,要早日凑齐路费,离开莒国。”
“子贡这次想去往何处?”
子路不善的目光开始打量路上的车马,寻找目标。但当共计百人,驾轻车肥马,打着鲁国旗号的使节团经过时,子路却一时心虚,连忙掉过头去。
所以子贡并不满足,刚回到鲁国,还未好好歇歇,他就马不停蹄地拟了一条奏疏,请求赵无恤让他再度出使。
但已经晚了,有人一眼就瞧见了蹲在城门洞内,如同无业游民的子路,连忙欢喜地喊道:“子路!”
但子贡却不觉得这是自己的本事,因为他就像是赵无恤说寓言中的狐狸一样,是仰仗着背后赵氏乳虎的威慑,才让邾国服服帖帖的。在鲁、宋合为一体的形势下,留给邾国的选项并不多,以他们的胆气和身量,必定是选择屈服上供。
正是子贡。
子贡第一次出使外国就大告成功,他归来后被赵无恤好好夸赞了一番,称他为“无双辩士”“鲁国行人的典范”。
……
……
“子贡你来莒国,究竟想要作甚?”
不过,就算在泗上,依然有一片阴暗的角落,等待赵无恤去“照亮”,不解除东方的后顾之忧,他就没办法在秋收后奋力西进。
坐在一处售卖狗肉的市肆里,有子贡掏钱,子路难得地狼吞虎咽起来。他大碗喝酒,大碗吃肉,待到酒足饭饱,这才打了个饱嗝,擦去浓须上的酒汁,抬头问了这么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