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勾践是比夫差更加可怕的敌人,为父这么做,也仅仅是刻意将他地位抬高一些,让楚国和越国联合时彼此多一份防备的忌惮,无法同心协力罢了……说起来,对于勾践的一些做派,为父也十分不齿,但有国有家者,不能单凭个人好恶来决定国事,既然要给他爵位,莫不如给高点,再送他一个南方夷越之长的空名,让勾践屈身之策落空,上下为难。”
不过赵无恤也不打算让屈敖就此引退,而是让他继续呆在南方,负责新成立的“广陵郡”。
赵无恤颔首道:“不错,想要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勾践此番请求册封,是故意示之以弱,想要在楚赵之间蛰伏起来,坐视两虎相斗,而越国便可以从中得利。赵败便能北上夺地,楚败则联楚抗赵,继续割据江东。”
所谓的广陵郡,便是江北之地,赵无恤更改邗邑为广陵,置广陵郡,辖广陵、棠、卑梁、善道、高邮五县。
“父亲这是想要离间楚越两国的关系?邀请勾践共击楚国,瓜分吴国故地?但以勾践人精一般的性情,岂会这么轻易上当?”
“你在吴国多年,通晓那里的地理民情,广陵以你为郡守,再合适不过,至于吴国的太子友,寡人不放心他,就让他在邺城作为一个旗号罢。”
文书起草完毕后,赵无恤转视赵恒,问道:“吾子可看明白了?”
这样一来,赵国便与越国隔江相望,同时与楚国共有江淮之险了,南方开始呈现出一个微妙的三足鼎立局势,赵虽最强,但因为天然的水军短板,在南方反倒没有优势。赵无恤的打算,也是暂时以经营为主,只有徐、东海、广陵能够提供足够的后勤粮秣,只有赵国重建水师,才是进军南方的时候。如今吴国的水师虽然残破,但不少人都逃到了江北,如何将这些人归为己用,以他们为基础建立一支江淮水师,也是对屈敖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