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孔道有许多,无恤他们走的路名为太行陉,全长百里,从沁河谷底爬坡到太行之巅,所经之处,崇山峻岭,瀑流湍急,实为险隘。
以这个标准看,赵无恤的手下们,也算是精兵了。
封凛对这里的沿革同样如数家珍。
“晋军一日行军的标准是一舍,也就是三十里,而吾等在天气晴朗的平路上,可达三十五里。”其实如果不考虑后面乐祁的身体,一天四十多里是能够达到的。
“六百年前,周文王堪黎后,又经由此地下太行,征伐商之鄂国。”
他还让名为窦平的数科学生,用简牍将行军的步幅、步速、每日行军时间和距离都记录下来,作为以后的参考数据。
“先君文公时,晋国派遣三军南下平周室之乱,围杀王子带,拓疆到南阳。其后三十年,赤狄过太行坂伐晋,围怀邑。”
所以骑兵理论上花在进食补充体力、以及休息的时间会更多,每日得用菽豆混草喂养,还得注意惜力。相比之下人的适应力和耐力要强得多,所以短时间行军马快,长达月余的行军人快。
“栾盈之乱时,齐庄公伐晋,一路入孟门,一路入太行陉。”
对此,经常带着轻骑士在成乡周边转悠的赵无恤有清晰认识,马体型大,消耗大,而且骑兵行军,马还要驼人。
“晋顷公六年冬,晋师伐王子朝所占据的洛邑,行于太行陉。”
“其实,若是不能两马,三马换骑,骑士长途行军的速度,还真不一定比得上那几个轻装前行的悍卒。”赵无恤一边走,还一边对同车而乘的赵广德科普一下行军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