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城外的风景有了变化,或许是赵氏已经完全控制了周边,逃来投奔的人少了,但卫侯却能看到赵氏的游骑嚣张地跑到护城河里饮马,城内的守卒却不敢出去驱逐。这让卫侯在觉得羞辱之余,也感到了一种危险,一种名为亡国亡社稷的危机感。
然而陈恒在考虑事情上,却比他父亲看得更加长远,他冷静地分析道:“父亲所言甚是,赵军势大,军中能战者近两万人,不可与正面为敌。但也不能放任不管,若赵氏占据帝丘,废卫侯元,立蒯聩为主,则齐国反被其包围,从卫国北上,便是陈氏领地,坐视赵无恤全取卫国,于陈氏无利。”
站在帝丘城头向外眺望,他能看到成片成片的卫人想要入城,却被胆小的守城者拒于门外,那些卫人捶胸顿足,说既然帝丘的卫君不要他们,那他们就去投奔楚丘的卫君去了!这让卫侯元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到头来,竟似是他在把自己的子民往外赶一样。
“何况如今陈氏还得仰齐侯鼻息,若什么都不做,恐怕会惹齐侯怀疑,到时候反而不美。”
卫侯元焦躁地坐在君榻上,从赵无恤偷袭甄邑开始,卫国的土地便在这几年间不断沦丧,先是济西,再是濮南,如今连楚丘也丢了,儿子还与他分庭抗礼。昔日好歹有六七百乘战力的卫国,如今却只剩下帝丘和北部一隅之地。
陈乞略一思索,点了点头:“吾子说的有理,那你说该如何应对?”
帝丘离河内不远,既然朝歌月余便被攻破,那帝丘又能坚持多久呢?
“小子在舟船上时,已经想出了一个主意。”
“既然瑕丘已然陷落,看来赵兵已经将帝丘周边的卫城都一一拔除,不久就会聚拢过来准备围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