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话说得季孙斯沉吟了,他方才的自夸只是在壮胆,虽然现如今一切看似顺利,但真要他撕破脸和赵无恤战场上见,他却也不敢。且不说赵无恤深厚的赵氏背景,就说他的曹国盟友、宋国盟友都是不能轻易得罪的。
三桓得知这个据说是来自宋国内部的消息后,选择了相信,他们胆子顿时大了起来,气势汹汹地扑向了中都邑。
对季氏来说,赶快逼赵无恤让步,要他立下永不扩张的盟誓,再回头去解决费邑才是最重要的。费宰公山不狃就是孔子所谓的“内寇”了,他如今被孟氏家宰公敛阳偏师看着,应该不会出什么岔子,但季孙斯心里总不太踏实。
“听说赵无恤在宋国损兵折将,虽然获胜,但仅仅是惨胜矣!”
就在季孙斯犹豫要怎么谈时,对岸却来人了。
然而真正控制军队的孟孙何忌和叔孙州仇却犹豫了,他们借口兵卒需要休整,在郈邑一呆就是五天。期间不禁劫掠,叔孙州仇仿佛没把这儿当成自己的领邑,他对过去十来年的郈邑“叛逆”大肆清算。直到季孙斯也带着一支军队前来汇合后,三桓才壮着胆子朝西鲁进发。
远远望去,那整齐而渺小的赵兵营垒里出现了一队人,打的正是赵氏玄鸟旗帜,他们缓步到了岸边,开始登上那艘早已备好的中翼大船。
“我听闻吴国也介入了宋乱,如今宋国叛党未尽,又有吴国争衡,想必赵小司寇一时半会也无法回来。《易》云: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周书》又云,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如今应当挟堕郈之威,渡济水,从须句入范邑,赶在赵小司寇前抵达郓城,逼迫西鲁解除所谓的互保之盟,并自行削减兵力。”
“那应该是赵小司寇本人……”
众人愕然之后,孔子却立刻下了决心。
季孙斯大喜:“他莫不是要过来请平?”
那样的话,倒是皆大欢喜了,可现在的问题是,赵无恤胜了!他奇迹般地战胜了素有善战之名的郑国次卿游速!
他心里已经飞快思索起答应赵无恤求和的条件了,恩,季孙斯觉得自己是个宽容的人,归属赵无恤的四邑可以全部留下,其余各邑则由三桓瓜分,把最小的高鱼邑算成公室领地即可,如此便能应付一心想尊君的孔丘了。濮南三邑有晋国插手,暂时不敢去碰,此外郓城的墙垣必须堕毁,据说正在大野泽内打造的舟师要解散,军队控制在一师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