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一众军吏也完成了调度和布置,纷纷过来回报,赵无恤不能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便又豪言道:“只可惜比起我的武卒,依然大大不如!”
三百年了,宋人一贯不喜欢郑国这个邻居,从很早以前就打得不可开交。小霸郑庄公通过远交齐、鲁的手段,多次大败宋国,遏制其发展,在与宋的斗争中始终居于上风。到了晋楚争霸时代,他们常常分属两个阵营互殴,其中宋国与郑国的几次交锋,以郑取胜居多,即使宋国取胜,也未曾重创郑国,就算抱着晋国大腿也做不到。
不单赵无恤的军吏们齐声赞同,司马耕居然也认同这点:“游速已经连败乐氏、向氏。倘若没有司寇指挥,此战恐怕也是有败无胜了,但有了司寇,有了武卒为中坚,必能让郑人惨败而归!”
公子地隐隐以宋国的继承者自居,已经将宋地视为自己的私属,所以对乐大心的卖国行径十分不满,更何况,捡便宜的还是郑国人!
他倒是对盟友颇为信任……
他讨厌郑人的理由很充分:“宋国与郑国间本来就隙地,地名分别叫做弥作、顷丘、玉畅、嵒、戈、钖。当年郑卿子产和我们宋国讲和,曾承诺说郑国不要这些地方了。可如今驷歂执政,却撕毁旧约,再度觊觎这些隙地,彼辈已经在嵒地、戈地、钖地筑了城,还妄图染指剩下三处。此番彼辈派游速帅军来援,除了受齐侯所托外,打得就是割地的主意,右师竟然一口应允下来,真是……”
无恤深吸了一口深秋的冷气,司马耕说的没错,郑人打仗好用计谋又如何?郑军统帅善战又如何?敌人数量比己方多又如何?
九月初十清晨,拔营前夕,作为宋国叛军统帅的公子地又一次冲弟弟公子辰抱怨起来。
会战的地点是赵无恤选定的,加上那位神秘人物的指点,加上他早早布置的后手,只要成功,胜负,当在七三之分!
“我不喜欢这些郑人,他们全是一副奸诈的商贾做派。”
恰逢此时,又有传报小卒打马过来汇报:“司寇,敌军大阵未动,但却有一辆打轻车往这边过来了!似是想要致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