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用极其夸张和溢美的词汇形容道:“当斯之时,尺土非复晋有,一夫岂复晋民?幸赖赵武子起兵于河内,举义旗,清君侧之小人,使得奸臣侧目,不敢行不轨之事。武子不幸悯难,赵卿无恤缵承前绪,德膺符运。其奋扬神武,犁扫范、中行、知氏残党,清定区夏。又远赴代土,收复蛮夷……”之后更是有连败秦、齐、郑的反扑,碾碎了魏氏的叛乱的功绩,真是“布德优远,声教被四方”。
按照规矩,第一次朝见这就算完了,三位诸侯话已带到,再拜稽首而出。
据晋侯忌证实,赵氏的德行不但得到了百姓们的支持,甚至连天神也有了反应,七月份,正值赵无恤三十岁生辰的时候,有玄鸟鸣于殷墟,在鹿台遗址上来回飞绕,久久不愿离去。
一时难以决策,天子只好使出拖字诀,“此事当从长计议,叔父无事,归宁馆舍,静候佳音!”
随后,赵氏的臣子石乞便在朝歌鹿台废墟附近掘出两口鼎来,清洗后请史官鉴定,分别是恶来之鼎和季胜之鼎,都是他们的父亲飞廉铸造。
想要允许吧,这与周室近世的规矩不符,想要拒绝吧,又害怕赵氏的报复。
一时间,这成了嬴姓将有复兴的证据,想当年嬴姓本为殷商诸侯,牧野一战后方沦为附庸,其后秦襄公列为诸侯,然而如今秦依然是赵氏小宗,小宗为诸侯而大宗为卿,岂有此等道理?
所以郑鲁卫三家诸侯朝周,并在殿堂上公然为异姓赵氏请封,可把大周天王吓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