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虞人没有自己的文字,一切史诗、记录、文书都用华夏篆字,随着大量中原百姓的迁入,国内会说夏言的人越来越多,中山话已经与东阳方言越来越近似。
中山的建筑、机构,无不是模仿赵国,宫廷里整套编钟、编磬,也俨然把自己当做华夏诸侯,据说中山的公室还接纳了几位孔子的弟子冉雍、宓不齐,请他们为中山贵族教授诗、书,同时推动一个大计划:东郭先生亲眼看见过一个中山子的铜器铭文,铭文里大谈天命、忠、孝、仁、义、礼、信等,同时通过种种编造的传说,证明中山其实不是戎狄,而是姬姓、子姓的殷周后裔……
东郭先生觉得这是好现象,中山人所做的努力,不能因为赵侯一句“戎狄豺狼”而彻底否定!
他再拜恳求道:“纵然中山有罪,其百姓何辜?灭其社稷,夷为郡县,鲜虞人必然怨怒而反抗,反而将戎狄效仿华夏的势头中断了。君侯莫不如顺势同意中山的求和,昔商汤释鸟而得天下,随侯救蛇而获宝珠,鸟蛇尚且不如狼有灵性,若是赵侯让其苟延残喘,中山国敢不效鸟蛇之诚!”
东郭先生言罢,赵无恤默然良久,才道:“先生,你当真不是中山国的说客?”
东郭先生虽然瘦巴巴的,却也有士的尊严,他挺起了胸膛,发誓道:“如有欺瞒,愿受万刃加身!”
赵无恤嘿然,若真如他所言,那这东郭先生这种多管闲事的风格,还真和战国时期到处灭火的墨家相似,义之所存,虽千万人,吾往矣?
不过,他也已经听出来了东郭先生言中未尽之意……
“寡人当真不信,世上会有无私无利之人。先生今日前来,只怕不单单是想要为中山求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