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一算下来,众人发现,赵氏有优势,春耕一结束,各郡加一起,大概能征召十五万大军,但优势并没有到压倒一切的程度,齐秦郑魏加起来,总兵力近二十万!
就算都是乌合之众,数量也比赵氏要多。
不过赵氏的十多个“合纵”盟友们,还有韩氏,同样也能凑出近二十万兵员。
当然,这是可征召人数,真正能上前线的,基本要打个折。
大体上,预计的战线依然分为三条:西线,南线,东线。
“东线乃齐国,齐国首倡连横,必须严惩。齐地被燕、中山、赵氏河间郡、卫国、鲁国、莒国团团包围,更有国、高、晏等失败被逐卿族虎视眈眈,若是以上盟友均能参战,这条战线将持续向齐国推进的。齐国在过去几年连遭损失后,可征召兵卒不过六七万,赵氏发卒三万,加上盟友配合,十万大军从河间、泰山、卫、燕、琅琊五路伐之,齐人必然应接不暇,无法策应盟友,东线无须担忧。”
“南线主要是郑国,郑国有卒三军,且战斗力强悍,足以威胁河内和韩氏的河外安全。但只要宋国发一半的兵力来攻,郑国人便将被绑在原地,无从抽身。”
“西线主要战场乃河东、河西、河外三地,如今秦军已在魏氏指引下入晋河东,预计秦人在春耕后可征召五万人东来,加上魏氏三万卒,共计八万。八万人不可能全部进入河东,故河东秦、魏联军至多五万人,其余三万,或防备上郡,或配合郑军进攻韩氏河外地,或作为后备接应河东之敌。”
等谋臣们将理论上的情况和胜机分析完后,赵无恤沉吟片刻后道:“故而赵氏要同时打三场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