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们愿意听从冉求的命令,不仅因为他们能感到这位统帅的可靠,也因为他们相信,冉求能带领他们赢得胜利,不会让一个人枉死!
冉求点头称赞,但心里也在叹息,今日出城,归来时又能剩下多少人呢?
“士师!听我号令,让父子俱在军中者,父出列!兄弟俱在军中者,弟出列!独子无兄弟者,出列!”
兵卒们应诺,虽然也有不舍的担忧,但更多的是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先前的恐惧抛到了脑后。
冉求在玄鸟旗帜下跨上战车,高高昂着头,看着熟悉又热爱的曲阜,看着可爱的国人们,心中激荡却又感伤。
他性格低调,平日不争,却不意味着对城外齐人的暴行无动于衷,他愤怒,自责,同时也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一丝怀疑。
可一旦回头看着身后这数千鲁兵,迷茫便烟消云散了。
那是无数双眼睛,忐忑却又勇敢的眼睛。
但是,没有畏惧!一如手中的钢铁矛尖一般锐利。
因为他们心里明白,这场战役和过去在鲁国大夫们的旗帜下出征性质不同。
这一次,他们知道,自己将为何而战!
“为保住来之不易的土地田宅!”
“为了被赵将军驱逐的大夫不再回来骑在吾等头上!”
“为了让齐人永远失去夺走汝等妻女的机会!”
“为死难的乡党昆父复仇!”
鲁人的心里响着这样的呐喊。
“宰辅必起于乡县,猛将必发于行伍,未来鲁国的师帅、军帅,也许就在这些忐忑却又勇敢的脸庞里……若将军的理想能够在鲁国生根,发芽,求虽九死尤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