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国现在的制度,是一种跟周初封建差不多的体系:越王高高在上,作为越人共主,其实只能管到会稽周边,下面所谓将、吏、大夫,其实是散布山林溪泽间的部落酋长,多亏了勾践有些才能,才能让他们倾心归附,但这种归附,没有一个制度的保证,很快就会随着勾践的逝去的终止……
这样的越国,就算兼并了吴国,又能走多远呢?
所以在范蠡看来,越国若想在灭亡吴国后还能拥有未来,只能从头开始,继承吴国从中原学来的那套还算成熟的典章制度,同时任用吴国的士人阶层,实现吴越合一,在越国内部也培养出一批适应新时代的官吏来,加速越国内部封建、部落的解体,变成一个真真君主集权的邦国。当年伍子胥和季札便是如此做的,花了二三十年时间才见成效,否则,光靠原始的蛮勇,吴国根本不可能打造一个偏霸南方的基业。
于是范蠡便不管战事还未收尾,就在这大梁和瓦片都先带着一批人整理起在他看来,吴国最宝贵的遗产来……
然而到了夜间,却有一个不速之客找上门来……
……
一阵脚步和嘈杂之声响起,当外面放哨的越人大呼小叫地喊着有刺客时,范蠡也顾不上让与他一同埋头收录文书的苦城商量对策,第一时间便吹熄了灯烛。
他让苦城躲到一边,自己则抽出了剑,紧贴墙壁一动不动,屏住呼吸,看着头顶的大洞——这守藏室的大梁和半个屋顶的瓦片都在战火中不翼而飞,若是有人要来行刺,从那里进来自然是最方便的,也真是会挑时间,越人刚刚入城,城内一片混乱,真是行刺的大好良机,吴越之地,专诸、要离、伍子胥舍人,从来就不缺凶悍的刺客死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