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虽然被赵氏削弱了数次,又内斗严重,但仍然有口数两百余万,兵卒数万,想要一战灭亡,谈何容易?
但在赵无恤看来,这也并非没有可能。
“齐国虽然号称四塞,可其实,却也处处是漏洞,海岱的地势偏浅迫狭,虽然西峙泰山,却仍然没有足够的崇山峻岭与中原隔绝,虽然东环大海,西临河济,但这些依然不是无法渡过的弱水三千。河间、东阳扼其项,而鲁国、泗上犄其足,如今地利的优势都已被我军控制,齐国何足畏惧?”
眼下,赵军首先要攻克的是高唐,这里就是齐国的北门户,也一处重要的南北孔道,居中原衡衢,乃赵军进入齐国的粮食转运中枢,若想破齐,必先争夺此地。
“倍则攻之,十则围之,寡人帅七万大军围困高唐,城内的百姓已经在陈氏的威逼下尽数向东撤走,城内仅剩下不足三千的守卒,日夜攻打,指日可破。”这时代的城墙,还没有能在“少梁砲”等鲁班制作的攻城器械面前坚持数月不破的,赵无恤关心的,是后面的计划。
“整个济北地平土沃,无大川名山之阻,在步卒停顿于高唐的同时,骑兵已经分别向四周百里外杀去,消灭可能会抵抗的齐人。高唐一破,则齐人在济水以北无险要可守。”
追溯历史,赵无恤和他手下的将领们便能发现,从鞍之战到平阴之战,晋国与齐国的交锋总是在济水之南进行的,这济水之北,齐国从来没有死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