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也,不过还有另一点,那就是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正统存焉。至少晋国公室的礼法正统之名,是从翼系处剽窃来的。”
“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孙武咀嚼着这句话,早在吴国的时候,他就根据六卿战局,判断赵氏必将获胜,获胜之后必然生出不臣之心。来到晋国后,恰逢铜鞮宫变,晋愍公和太子双双身死,他听说当时就有不少人上书劝赵无恤自立为君,建立新的国家,却被赵卿拒绝了。
但当时拒绝,不代表就没这个心思,就孙武在赵氏领地之所见,赵无恤一直在对民众进行“去公室化”,以至于百姓只知赵氏主君,却不知有晋侯,现在的公室,比起灭亡前夕的翼系诸君还不如。
而且随着战局的进展,南线盗跖解除虢城之围,顺便裹挟韩氏,西线虞喜、邮成率骑兵纵横河西,断了敌军后路。如今郑国大受损失,秦魏联军也被困在河东,齐国那边虽然发动了几次攻势,却无力突破鲁、卫的防线。不出意外的话,赵氏胜势已定,所以赵无恤来到曲沃后,便开始考虑一些战后的事情了……
“上卿这是想要将晋国自武公之后从根基上加以否定么?倘若如此,赵氏之兴也就成了无根之木。”
孙武的意思是,赵氏最初本来就是依附在晋献公、晋文公、晋悼公等晋君身上的藤蔓,渐渐才发展壮大,若是将整个曲沃代翼后的晋国历史正统性加以否定,也相当于否定了赵氏的功绩。
虽然大家都知道诸侯所谓的仁义正统背后,不知有多少龌龊肮脏,但有家有国者,就必须用这些东西裱糊门面,若想列为诸侯,赵无恤也不能例外。
“并不是全盘否定。”赵无恤坦言道:“晋文公、晋悼公,都是我极为佩服的雄主,他们对晋国世卿、大夫、百姓做出的功绩,对晋地的贡献,远超晋文侯一系,一一记在于丹青之上,传颂于天下人之口,是无法抹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