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公司的效率再高,跟朱市长也没得比。说句不怕得罪您的话,朱市长是我这么多年来,见过的最特别的一位领导干部。”段永林感慨万端的说,昨天晚上回到家里这宾,段永林一直回想着跟朱代东见面的细节,他很快就发现了一件很特别的事。
自己跟朱代东整个的见面过程,好像一直被朱代东控制着,整个场面也都由朱代东控制着。甚至自己给陶祥瑞打电话,也是朱代东提议的,自己只是机械式的听从罢了。后来陶祥瑞提出,哪怕以成本价,也要拿下木川两千辆公交车的订单,没想到最后竟然一语成谶。他甚至有些怀疑,这一切都是朱代东提前跟陶祥瑞预谋的。
但是后来他跟陶祥瑞再次通话的时候,陶祥瑞的态度又不像是早有预谋的。只是陶祥瑞在电话里,也对朱代东赞誉有加,他认为,朱代东在跟段永林谈公交车价格的时候,比段永林还要段永林。
“确实是的,朱代东同志是一位非常优秀的领导干部。段总,你们这份合同,是严格按照代东市长的要求来制订的吗?”时友军问,合同里的文字带着很多法律性语汇,看起来异常吃力。这份合同,他必须先让市政府大楼法制办的人看过,确定没有法律漏洞之后,再让市公交总公司的相关人员一起讨论,最后市政府召开工作会议,由朱代东做最后的评判。
“当然,我们有很多合同的范本,朱市长对这件事很重视,他认为两千辆公交车最好能在两个月之内,交付木川使用。我们计算过,如果要在两个月之后,让木川拿到两千辆公交车,这份合同就必须在一个星期之内签订。”段永林说道,木川方面给出的时间表,非常的紧。而且木川方面对于公交车的具体参数,也有很详细的要求。比如说窗户、玻璃、座位都有很详细的说明。
虽然这些要求,宇通集团都能达到。但是这两千辆公交车,也将是木川定制的一样。这样,又将给宇通集团在生产的时候,带来一些不必要的手续。
“一个星期之内签订合同,我相信问题不大。但是段总,对于贵公司提出来四十万一辆的价格,这个因为昨天晚上时间仓促,是不是还有谈判的余地呢?”时友军试探着问。